橕
笔顺 反馈

复制

chēng ㄔㄥ

木部 共16画 左右结构 U+6A55
汉语字典

木部

16画

12画

左右结构

cheng

chēng

SIPT

DFBH

FKJH

49941

6A55

[1234243452511523] 横、竖、撇、点、竖、点、撇、点、横撇/横钩、竖、横折、横、横、撇折、竖钩、撇

橕字概述

折叠展开

〔橕〕字拼音是chēng 部首是木, 总笔画是16画。

〔橕〕字是左右结构

〔橕〕字仓颉码是DFBH 五笔是SIPT 四角号码是49941 郑码是FKJH

〔橕〕字的UNICODE是6A55。 十进制为27221,UTF-32:00006a55,UTF-8:E6 A9 95。

〔橕〕字的异体字是

橕的意思

折叠展开

chēngㄔㄥ

基本解释

同“”。

橕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辰集中 部首:木部

武英殿刻本: 第1318頁,第11

同文書局本: 第553頁,第19

標點整理本: 第499頁,第22

唐韻》:丑庚切;《集韻》、《正韻》:抽庚切,𡘋音瞠。
說文》:斜柱。〔徐曰〕橕之言䟫也。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枝牚杈牙而斜據。杜甫〈登慈恩塔〉詩「始出枝橕幽」,本作牚,今作橕,《復古編》作撐。
韻會》禮韻無从手撐字。

又,《唐韻古音》:丑郎切,司馬相如〈長門賦〉:飾文杏以爲梁,離樓梧以相橕。互詳樘字註。

注解

〔橕〕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中,康熙部首是木部

〔橕〕字拼音是chē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木、牚

〔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chēng] ⑴ 同“撑”。

橕的康熙字典解释由一直搜整理。橕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橕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六上反切丑庚切頁碼186頁,第27

樘衺柱也。从木堂聲。

鉉注臣鉉等曰:今俗別作橕,非是。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一反切澄庚反頁碼468頁,第2行,第1

樘邪柱也。從木堂聲。

鍇注臣鍇曰:「樘之言䟫也。王延壽《靈光殿賦》曰:『枝䟫杈牙而斜據』是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六上反切丑庚切古音第十部頁碼1013頁,第1許惟賢446頁,第8

樘柱也。

段注各本柱上有衺字。今刪。《文𨕖・靈光殿賦》、《長笛賦》李注皆引《說文》。柱也。《長門賦》李注引《字林》。柱也。皆無衺字。惟樘字或作牚,或作撐。皆俗字耳。《玉篇》云:樘,柱也。亦無衺。葢樘本柱名。如《靈光》。枝樘杈枒而斜據。枝樘與層櫨曲枅芝栭爲儷。然則訓爲柱無疑也。樘可借爲䟫歫。猶柱可借爲支柱。而支柱遂正釋樘。俗閒謂撐拄必用衺木。遂沾一衺字矣。

從木。堂聲。

段注丑庚切。李善引《說文》恥孟反。古音在十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俗作撑,猶柱之作拄。)用木撑曰樘,用足撑曰䟫。

柱也(即拄也)。用木曰樘,用足曰䟫。樘、䟫【音丑庚切】二字音義均相類。俗作撐,非。

樘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368頁,第11字
2陳昌治本第476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369頁
4說文校箋第235頁,第7字
5說文考正第230頁,第16字
6說文今釋第812頁,第5字
7說文約注第1426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3103頁,第3字
9說文集注第1193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145頁,第28字
11標注說文第234頁,第12字
12說文注箋第1877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5965頁【補遺】第16887頁
14通訓定聲第3560頁,第4字
15說文義證第489頁【崇文】第1953頁
16說文句讀第739頁
17章授筆記第244頁,第7字
18古字詁林第五冊,第868頁,第2字
19古字釋要第577頁,第3字

橕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a prop; a shore

橕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橕(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橕(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橕(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橕(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