鴞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亥集中 部首:鳥部
武英殿刻本: 第3557頁,第5字
同文書局本: 第1486頁,第8字
標點整理本: 第1485頁,第1字
音《唐韻》、《集韻》、《韻會》𡘋于嬌切,音猇。
《說文》:鴞鴟,鸋鴂也。
《爾雅・釋鳥》:鴟鴞,鸋鴂。〔郭註〕鴟類。〔孔疏〕:陸璣云:鴟鴞,似黃雀而小,幽人或謂之鸋鴂。
《𡌨雅》:鴞大如班鳩,綠色。
《詩・陳風》:有鴞萃止。〔毛傳〕惡聲鳥也。又,〈魯頌〉:翩彼飛鴞,集于泮林。又名鵩。
《巴蜀異物志》:鵩鴞體有文色,俗因形名之曰鵩。又名訓狐,一作梟。
例又,《禮・內則》:鵠、鴞胖。〔註〕胖,脅側薄肉,不可食。
例又,有靑鴞,可作羹。
《爾雅》梟,鴟〔疏〕:其肉甚美,可爲羹臛,又可爲炙。
《莊子・齊物論》:見彈而求鴞炙。
例又,獸名。
《山海經》:鉤吾山有獸,狀如羊身人面,目在腋下,虎齒人爪,音如嬰兒,名狍鴞。〔註〕卽饕餮,與鴟鳥別一種。
注解
〔鴞〕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中,康熙部首是鳥部。
〔鴞〕字拼音是xiāo,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号、鳥。
〔鴞〕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xiāo] ⑴ 〔鴟鴞〕又名“鸋鴂”。鳥名。《爾雅•釋鳥》:“鴟鴞,鸋鴂。” 參見“鸋”。⑵ 鵬,古人以為不祥鳥。《詩•陳風•墓門》:“墓門有梅,有鴞萃止。”毛傳:“鴞,惡聲之鳥也。”⑶ 鳥名。又稱貓頭鷹。鴟鴞科各種鳥類的通稱。頭部似貓,眼大面圓,頭上大多生有像耳的毛角,喙短彎曲而呈鉤狀。羽毛多為褐色,散綴細斑,稠密而鬆散。通常晝伏夜出,捕食鼠、小鳥、昆蟲及其他小動物,對農林業有益。常見的有角鴞、雕鴞、鵂鶹、耳鴞等種類。
鴞的康熙字典解释由一直搜整理。鴞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