𡚁
复制
大部 共15画 上下结构 21681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𡚁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寅集下 部首:廾部
武英殿刻本: 第849頁,第14字
同文書局本: 第354頁,第34字
標點整理本: 第298頁,第23字
音《廣韻》、《集韻》、《韻會》𡘋毗祭切,音幣──與𡚁同。
《廣韻》:惡也。
《前漢・元帝紀》:重以周秦之弊。
例又,《廣韻》:困也。
《後漢・耿弇傳》:軍士疲弊。
例又,《玉篇》:壞也、敗也。
《史記・倉公傳》:脈法曰:不平不鼓形弊。揚雄〈逐貧賦〉:禮薄義弊。
例又,《玉篇》:頓仆也。
《周禮・天官・獸人》:及弊田,令禽註于虞中。〔註〕弊,仆也。
例又,弊弊,經營貌。
《莊子・逍遙遊》:弊弊然以天下爲事。
音又,《集韻》、《韻會》𡘋必袂切,音𡚁。
《集韻》:斷也。
《周禮・天官・大宰》:以八灋治官府。八曰官計,以弊邦治。〔註〕弊,斷也,所以斷羣吏之治。
音又,《韻補》:筆別切,音鼈。
《淮南子・俶眞訓》:不與物相弊摋。〔註〕弊摋,猶雜揉也。
注解
〔弊〕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下,康熙部首是廾部。
〔弊〕字拼音是bì,上下结构,可拆字为敝、廾,五行属水。
〔弊〕字造字法是形声。字本作“獘”,从犬,敝声。从犬,表示被狗扑倒或遭狗咬而倒下。讹变为“弊”。本义是仆,向前倒下。
〔弊〕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bì] ⑴ 欺蒙人的坏事⑵ 害处,与“利”相对⑶ 败,疲困。⑷ 古同“蔽”,隐蔽。
𡚁的康熙字典解释由一直搜整理。𡚁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