纛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中 部首: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255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944頁,第11字
標點整理本: 第907頁,第17字
音《集韻》、《韻會》、《正韻》𡘋杜皓切,音道。
《玉篇》:羽葆幢也。亦作翿。
《周禮・地官・鄕師》:及葬執纛,以興匠師。〔註〕〈雜記〉曰:匠人執翿。鄭司農云:翿,羽葆幢也。
《爾雅》曰:纛,翳也,以指麾輓柩之役。
例又,《前漢・高帝紀》:黃屋左纛。〔註〕李斐曰:纛,毛羽幢也。在乘輿車衡左方上注也㊟。蔡邕曰:以犛牛尾爲之,如斗,或在騑,或在衡。應劭曰:雉尾爲之,在左驂當鑣上。
音又,《集韻》:皁纛,軍中大旗也。
音又,《廣韻》:徒到切;《集韻》、《韻會》:大到切,𡘋音導──義同。
音又,《廣韻》、《集韻》、《韻會》𡘋徒沃切,音毒──𢃶,或作纛,義同。
音又,《集韻》:徒谷切;《正韻》:杜谷切,𡘋音獨──義同。
音又,《正韻》:徒刀切,音陶──義同。
注解
〔纛〕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糸部。
〔纛〕字拼音是dào,上下结构,可拆字为毒、縣,五行属火。
〔纛〕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dào] ⑴ 古代军队里的大旗。⑵ 古代用毛羽做的舞具或帝王车舆上的饰物。
纛的康熙字典解释由一直搜整理。纛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