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中 部首:虫部
武英殿刻本: 第2608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1089頁,第13字
標點整理本: 第1063頁,第7字
音《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胡光切,音黃。
《說文》:螽也。陸佃云:蝗字从皇,今其首腹背皆有王字。
《禮・月令》:蟲蝗爲災。
《前漢・文帝紀》:旱,蝗。〔師古註〕蝗卽螽也,食苗爲災,今俗呼爲簸鍾。
《後漢・五行志》:蝗蟲,貪苛之所致也。〈吳志・趙達傳〉:少從單甫受學,治九宮一算之術,至計飛蝗,射隱伏,無不中效。
音又,《唐韻古音》:戸盲切,音橫。
《演春秋繁露》云:徽州稻苦蟲害,俗呼橫蟲。
音又,《韻會》:戸孟切,橫去聲──義同。
注解
〔蝗〕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中,康熙部首是虫部。
〔蝗〕字拼音是huá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虫、皇,五行属木。
〔蝗〕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huáng] ⑴ 〔~虫〕昆虫,种类很多,躯体绿色或黄褐色。咀嚼式口器,后足适于弹跳,常常成群飞翔,是农业害虫,亦称“蚂( mà )蚱”;简称“蝗”,如“~灾”,“灭~”。
蝗的康熙字典解释由一直搜整理。蝗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