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上 部首:一部
武英殿刻本: 第164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78頁,第5字
標點整理本: 第4頁,第4字
音《廣韻》:署陵切;《集韻》、《韻會》:辰陵切;《正韻》:時征切,𡘋音承。
《玉篇》:繼也。
《廣韻》:佐也。
《正韻》:副貳也。
《禮・文王世子》:虞、夏、商、周,有師傅、有疑丞㊟。又,《戰國策》:堯有九佐、舜有七友、禹有五丞、湯有三輔。又,《前漢・百官表》:丞相,秦官,金印紫綬,掌丞天子助理萬機。〔註〕應劭曰:丞者,承也;相者,助也。
例又,《前漢・淳于長傳》:扶丞左右,甚有甥舅之恩。
例又,《宋史・天文志》:紫微垣西蕃七星,第七星爲上丞;東蕃八星,第八星爲少丞。
例又,與承通。
《史記・張湯傳》「於是丞上指」,今本或作承。
音又,《廣韻》:常證切,承去聲──縣名,在沂州,匡衡所居。
音又,《韻補》叶之郢切──與拯通。揚雄〈羽獵賦〉:丞民於豐桑。
注解
〔丞〕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上,康熙部首是一部。
〔丞〕字拼音是chéng,上下结构,可拆字为氶、一,五行属金。
〔丞〕字造字法是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象两只手,下面象人掉在陷阱里,合起来表示救人于陷阱之中。( zhěng )。本义是拯救。
〔丞〕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chéng] ⑴ 帮助,辅佐⑵ 封建时代辅佐主要官员做事的官吏⑶ 古同“承”,秉承。
丞的康熙字典解释由一直搜整理。丞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