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dòng ㄉㄨㄥˋ

力部 共6画 左右结构 U+52A8
汉语字典

力部

6画

4画

左右结构

dong

dòng

形声字

FCLN 86 、 FCET 98

MIKS

BDZY

14727

0520

2215

52A8

[115453] 横、横、撇折、点、横折钩、撇

动字概述

折叠展开

〔动〕字拼音是dòng 部首是力, 总笔画是6画。

〔动〕字是左右结构 五行属火。

〔动〕字仓颉码是MIKS 五笔是FCLN 86 、 FCET 98 四角号码是14727 郑码是BDZY 中文电码是0520 区位码是2215

〔动〕字的UNICODE是52A8。 十进制为21160,UTF-32:000052a8,UTF-8:E5 8A A8。

〔动〕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汉字

〔动〕字属最常用字

〔动〕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常用字

〔动〕字的近义字是

〔动〕字的反义字是

〔动〕字的异体字是

动的笔顺

折叠展开

动的意思

折叠展开

dòngㄉㄨㄥˋ

基本解释

改变原来位置或脱离静止状态,与“”相对。变~。波~。浮~。振~(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亦称“振荡”)。震~(①颤动或使颤动,如“门窗~~了一下”;②重大事情或消息使人心不平静,如“~~全国”)。

使开始发生。发~。

使用。~用。~武。~问(客套话,请问)。

使起作用或变化,使感情起变化。感~。~人心弦。娓娓~听。~容。

吃(多用于否定式)这几天不~荤腥。

非静止的。~画。

可变的。~产。

行为。举~。~作。

常常。~辄得咎。

详细解释

动词

1.形声。从力,重声。《说文》古文从“”。本义:行动;发作。

2.同本义act; break out; show effect

动,作也。 —— 《说文》动而健。 —— 《易·彖传》。虞注:“震也。”效天下之动者也。 —— 《易·系辞》。虞注:“发也,变动不居。”将终岁勤动。 —— 《孟子》。注:“作也。”度义而后动。 —— 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寨中人蜷伏不少动。 ——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按兵不动;动着(开始下棋);动止(行动和静止;训练调度);动烦(爆发战乱);动转(行动,活动)

3.摇动,震动,移动。与“”相对move; stir

风移影动。 —— 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秋风之动容兮。 —— 《楚辞·抽思》物莫之能动。 —— 《吕氏春秋·论威》夜间,大鱼动。 —— 《韩非子·内储说上》

动耽(动弹);动履(走动);动展(伸展;活动);动息(动静;消息);动惮(动静);动程(动身;起程);风吹草动;别动人家的东西;振动;活动;动起(方言。动不动);动移(移动);动步(迈步前行);动不得;不能动

4.动摇;震撼wave; shake; shock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 李白《梦游天姥呤留别》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孟子·告子下》风雨不动安如山。 —— 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触动感应;感动response; move; touch

明则动。 —— 《礼记·中庸》。注:“动,动人心也。”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 —— 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动性(动心);动心(遇事而心志动摇;感动人心)

6.萌动bud; germinate

春气动,鲜不疫矣。 —— 清· 方苞《狱中杂记》

7.做;操作;劳作do; operate; work

动作(劳动;耕作);动乖(动不动就违反);动事(兴办事业;日常应用的器具)

8.使用 use

大动干戈;动支(动用支取);动使(动事。用具;器皿);动筷子;动文

9.改变 change; alter

动色(脸色改变);动意(改变意向);动一两个字

10.〈方〉∶吃 eat

她向来不动鱼虾;动啖(吃东西)

副词

动不动,常常 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资治通鉴》

动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力部

武英殿刻本: 第342頁,第8

同文書局本: 第148頁,第14

標點整理本: 第77頁,第9

古文: 㣫 、 𨔝

唐韻》、《正韻》:徒摠切;《集韻》、《韻會》:杜孔切,𡘋同上聲。
說文》作也。
增韻》:動,靜之對。
易・坤卦》:六二之動,直以方也。
書・說命》:慮善以動,動惟厥時。

又,《廣韻》:出也。
禮・月令》:仲春,蟄蟲咸動。

又,搖也。庾信〈夢入內堂〉詩:日光釵焰動,窗影鏡花搖。

又,《韻會》、《正韻𡘋徒弄切,同去聲。
易・繫辭》:雷以動之,風以散之。
韻會》:凡物自動,則上聲──彼不動而我動之,則去聲。

又,《集韻》:覩孔切,音董──振動,拜也,以兩手相擊而拜。今倭人拜以兩手相擊,蓋古之遺法。

注解

〔動〕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力部

〔動〕字拼音是dò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重、力

〔動〕字造字法是形聲。從力,重聲。《說文》古文從「辵」。本义是行動;發作。

〔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dòng] ⑴ 改變原來位置或脫離靜止狀態,與「靜」相對⑵ 使開始發生⑶ 使用⑷ 使起作用或變化,使感情起變化⑸ 吃(多用於否定式)⑹ 非靜止的⑺ 可變的⑻ 行爲⑼ 常常

动的康熙字典解释由一直搜整理。动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动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三下反切徒總切頁碼460頁,第24

動作也。从力𡍺聲。

𨔝

𨔝古文動从辵。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六反切待總反頁碼1082頁,第1行,第2

𨔝作也。從力重聲。

反切………頁碼1082頁,第2行,第1

古文動從辵。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三下反切徒緫切古音第九部頁碼2798頁,第2許惟賢1215頁,第10

𨔝作也。

段注作者,起也。

从力。重聲。

段注徒緫切。九部。

古文動。从辵。

白话解释

动,起身作事。字形采用“力”作边旁,采用“重”作声旁。,这是古文写法的“动”,采用“辵”作边旁。

字形解说

金文動字不從力,作從辛從目、重聲的「童」字。戰國文字增加從辵或從力的意符,而兩種寫法都被《說文》所吸收。戰國文字從辵、童聲演變到《說文》古文改成從辵、重聲,因為童、重古代音讀相通。篆文則作從力、重聲,從力表示動作的進行,重聲標示音讀。隸書、楷書繼承篆文左聲右形的寫法。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動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914頁,第9字
2陳昌治本第1177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875頁
4說文校箋第613頁,第5字
5說文考正第549頁,第2字
6說文今釋第2036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3399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6819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913頁,第4字
10說文標整第365頁,第9字
11標注說文第589頁,第10字
12說文注箋第4859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13423頁【補遺】第18022頁
14通訓定聲第123頁,第4字
15說文義證第1216頁【崇文】第4861頁
16說文句讀第2013頁
17古字詁林第十冊,第427頁,第2字
18古字釋要第1268頁,第11字

动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move, happen; movement, action
  2. agieren (V)​, bewegen (V)​, handeln (V)
  3. bouger, se mouvoir, toucher à, déplacer, agir, se mettre en action

动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动(石经·汉·熹平石经) 石经 熹平石经

动(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动(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动(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动(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动(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动(传抄·宋·集古文韵上声韵第三) 传抄 集古文韵上声韵第三

动(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动(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