咠的笔顺
折叠展开
咠的意思
折叠展开
咠
qìㄑㄧˋ基本解释
①附耳私语声。
②谗言。
咠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丑集上 部首:口部
武英殿刻本: 第431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185頁,第24字
標點整理本: 第113頁,第18字
古文: 舙
音《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七入切,音緝。
《說文》:聶語也。
《玉篇》:咠咠,口舌聲也。
《廣韻》:咠咠,譖言也。
《說文》引《詩》咠咠幡幡。
〇〔按〕今《詩・小雅》本作緝緝翩翩。
音又,《廣韻》:子入切;《集韻》:卽入切,𡘋音湒──義同。
《集韻》或作𠶻。
音又,《集韻》:一入切,音揖──義同。
注解
〔咠〕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口部。
〔咠〕字拼音是qì,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口、耳。
〔咠〕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qì] ⑴ 附耳私语声。⑵ 谗言。
咠的康熙字典解释由一直搜整理。咠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咠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二上反切七入切頁碼第42頁,第9字續丁孫
咠
聶語也。从口从耳。《詩》曰:「咠咠幡幡。」
附注段玉裁注:「《耳部》曰:『聶,附耳私小語也。』按:聶取兩耳附一耳,咠取口附耳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三反切七入反頁碼第127頁,第6行,第1字述
聶語也。從口,從耳。《詩》曰:「咠咠幡幡。」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二上反切七入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228頁,第2字許惟賢第101頁,第3字
聶語也。
段注《耳部》曰:聶,附耳私小語也。按聶取㒳耳附一耳。咠取口附耳也。
从口耳。
段注七入切。七部。
詩曰:咠咠幡幡。
段注巷伯三章。緝緝翩翩。四章。捷捷幡幡。許引當云咠咠翩翩。而云咠咠幡幡者。誤合二章爲一耳。咠咠今詩作緝緝。毛云:緝緝口舌聲。
咠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78頁,第1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119頁,第4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104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55頁,第8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48頁,第7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69頁,第4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315頁,第1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787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260頁,第2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31頁,第32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54頁,第10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432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2160頁【補遺】第16307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422頁,第3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126頁【崇文】第501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160頁 |
17 | 古字詁林 | 第二冊,第58頁,第1字 |
18 | 古字釋要 | 第133頁,第2字 |
咠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 to whisper. to blame to slander
咠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楚〔战国〕 简 郭店
楚〔战国〕 简 新蔡葛陵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