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duì ㄉㄨㄟˋ

寸部 共14画 左右结构 U+5C0D
汉语字典

寸部

14画

11画

左右结构

dui

duì

OGUF 86 、 OUGF 98

TGDI

KUUD

34100

5C0D

[22431431121124] 竖、竖、点、撇、横、点、撇、横、横、竖、提、横、竖钩、点

對字概述

折叠展开

〔對〕字拼音是duì 部首是寸, 总笔画是14画。

〔對〕字是左右结构

〔對〕字仓颉码是TGDI 五笔是OGUF 86 、 OUGF 98 四角号码是34100 郑码是KUUD

〔對〕字的UNICODE是5C0D。 十进制为23565,UTF-32:00005c0d,UTF-8:E5 B0 8D。

〔對〕字的异体字是

對的笔顺

折叠展开

對的意思

折叠展开

duìㄉㄨㄟˋ

基本解释

答,答話,回答。~答如流。無言以~。

朝着。~酒當歌。

處於相反方向的。~面。

跟,和。~他商量一下。

互相,彼此相向地。~立。~流。~接。~稱( chèn )。~峙。

說明事物的關係。~於。~這事有意見。

看待,應付。~待。

照着樣檢查。核~。校( jiào )~。

投合,適合,使相合。~應( yìng )。~勁。

正確,正常,表肯定的答語。神色不~。

雙,成雙的。配~。~偶。~仗(律詩、駢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義做成對偶的語句)。

平分,一半。~開。

攙和(多指液體)~水。

量詞,雙。一~鸚鵡。

详细解释

1.會意。从口,从“”( zhuó,即,古“”字,象草木叢生。),从寸。寸,法度也。漢文帝以爲責對而僞,言多非誠,故去其口,以从土。本義:應答。

2.同本義answer; reply

對,答也。 —— 《廣韻》聽言則對。 —— 《詩·大雅·桑柔》葉公問 孔子於 子路, 子路不對。 —— 《論語·述而》唐且對曰:“臣未嘗聞也。”王語暴以好樂, 暴未有以對也。 —— 《孟子·梁惠王下》冠者對。 —— 《儀禮·士冠禮》。注:“應也。”對曰:“非禮也敢辭。” —— 《儀禮·曲禮》。注:“答問也。”操喚 楊修問之, 修以雞肋之意對。 —— 《三國演義》

無言以對;對當(對答;安排);對嘴(爭辯;爭吵);對理(講理;對證);對番(對證後理曲);對狀(受審問時答述案情);對日(回答有關太陽問題的故事)

3.兩者相對;面對face; mutual; face to face

賊易之,對飲酒,醉。 —— 唐· 柳宗元《童區寄傳》

對食(面對食物;古時宮人相約爲夫婦,稱爲對食);對枰(下棋);對峙(相對峙立);對酒(面對着酒。飲酒);對酌(相對飲酒);對月(向月);對向(應對趨走);對牀(兩人對牀而臥);對棋(相對下棋);對揚(面君奏對)

4.相當;相配match

帝作邦作對。 —— 《詩·大雅·皇矣》。注:“配也。”木大而莖葉格對。 —— 《呂氏春秋·審時》。注:“等也。”

對頭親(門當戶對的親事);對頭(適當的婚配;配偶;冤家;仇敵);對時對景(正符合當時的情景、場合);對合(利息和本錢相等);對越(配稱);對坎兒(雙方情況正好符合);對治(相匹敵)

5.覈對,比照着檢查check; compare; identify

以兩司奏狀對勘,以防虛僞。 —— 沈括《夢溪筆談》

對讀(校對);對筆跡;對數字;對理(對質);對保(出具書面保證後,向保證人覈對以證明保證屬實的一種手續)

6.攙和 mix; add

這酒是對了水的

7.對待,以特定方式待[人或物]treat; deal with; cope with

夫一人奮死可以對十。 —— 《韓非子·初見秦》

他對我不錯

8.平分成兩份 divide into halves

對股劈;對開;對分

9.揚;顯揚;指揚威spread; make known; display one's power

以對於天下。 —— 《詩·大雅·皇矣》對揚以闢之。 —— 《禮記·祭統》

10.婚娶 wed

對親;對值(男女訂爲婚姻)

11.抵押mortgage

我們圍着莊子的這幾塊地,年終不是有二百多銀子的租子嗎?就把這個對給他,合他說明白了,按月計利,不論年份,銀到歸贖。 —— 《兒女英雄傳》

12.較量,爲爭奪優勢或勝利而激烈鬥爭 have a contest

對仗(交戰)

13.拼,冒生命危險去做 [risk one';s life]。

對副(收拾;殺掉);對命(拼命;償命)

14.朝着subtend; betrained on; be directed at

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 —— 《樂府詩集·木蘭詩》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 宋· 柳永《雨霖鈴》

斜邊對直角;弧對圓心角

15.對人無愧,不辜負 be worthy of; not letting down

對得起,對得住;對不過(對不起);對不住(對不起。對人有愧)

名词

1.配偶spouse

擇對不嫁,至年三十。 —— 《後漢書·逸民傳·梁鴻》

2.對手,敵對者opponent

而所與對敵,或值人傑。 —— 《三國志·諸葛亮傳》

對兒(對手;對頭)

3.對策,一種反措施,用以反對、抑制或抵消另一種措施、辦法或手段 countermeasure

對子(辦法)

4.對子,對偶的詞句;又指對聯 antithetical couplet

喜對;五言對;對筆(寫對聯的一種筆);對兒(對聯)

5.姓。

形容词

1.意見、判斷或程序上正確 right

他拒絕這一建議很對;你說得對,先生;意見很對;數目不對;猜對了;對,就這麼辦

2.相互;兩人在一起 together

對談;對飲;對掌(共同掌管);對理(共同審理);對食(共同進餐)

量词

用於按性別、左右、正反等配合的人和物 couple; pair。 如:他們是天生的一對;一對杯子;一對櫃子;一對夥伴。

介词

1.朝,向——用作虛詞,表示動作的對象 to

對他的父親談及此事;對你的牙是涼了點;對耕作的危害;對財產的權利

2.對待。用法大致同“對於” toward

對任何人不懷惡意

duìㄉㄨㄟˋ

详细解释

1.回答地位高的人所提的问题或接续他们的说话。

《左传•隐公元年》:“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

2.一般的应答。

无言以对。

3.对待、看待。

对人诚恳。

4.朝著、向著。

《文选•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枪口对准靶子、面对面、对著天空。

5.相合、投合。

对症下药。

6.比照检查。

校对、对指纹、对身分证。

7.调整使合标准。

将焦距对好。

8.搀入。

再对些热水进去,否则太冷了。

9.使两种事物配合在一起。

把门对上、对对子。

10.双方抗争起来。

他们怒目相向,对起来了。

1.成双的人或物。

他们正好配成对。

2.对联的简称。

对子、门对、喜对。

3.量词。计算成双的人或物的单位。

一对镯子、三对夫妻。

1.对面的。

对岸、对方。

2.正确、正常的。

数目不对、神色不对。

表示动作的对象。

他对你说什么?、我对环境不熟。

duìㄉㄨㄟˋ

详细解释

1.回答。

对答如流、无言以对。

2.对待。

对人有礼貌。

3.朝向。

面对面、对著天空、这栋房子大门对著马路。

4.彼此相对、相向。

对立、对抗、对调。

5.对面的。

对岸、对方。

6.投合;符合。

对味、对症下药。

7.将两种东西比对,看看是否相符。

核对、校对、对时、对号入座。

8.成双的人或物。

出双入对、婚配成对。

9.正确(与“”相对)。

答对了、时机不对。

10.调整某物,使其合于标准。

对焦、对时。

11.将两个东西相配合。

上下联对得极工整。

12.平分两份。

对开的壁报纸。

13.对联。也作“对儿”。

对子、门对、当句对、七言对。

14.介词:(1)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

他对我笑了、我对他大吐苦水。

15.介词:(2)引进对待的对象,相当于“对于”。

大家对我都友善、对这个议题,大家意见纷歧、我对这件事有不同的看法。

16.量词。用于计算成双的人、事、物。也作“对儿”。

一对镯子、一对情侣。

17.姓。

對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寅集上 部首:寸部

武英殿刻本: 第698頁,第8

同文書局本: 第296頁,第7

標點整理本: 第234頁,第15

唐韻》:都隊切;《集韻》、《韻會》、《正韻》:都內切,𡘋音碓。
說文》:應無方也。本作𡭊
爾雅・釋言》:對,遂也。〔疏〕遂者,因事之辭。
廣韻》:答也。
增韻》:揚也。
詩・大雅》:以對于天下。〔註〕答天下仰望之心也。
書・說命》:敢對揚天子之休命。又,《禮・曲禮》:侍於先生,先生問焉,終則對。〔又〕君子問更端,則起而對。〔註〕離席對也。

又,次對,轉對。王球《貽謀錄:唐百官入閤,有待制次對官。後唐天成中,廢待制次對官,五日一次內殿百官轉對。

又,當也、配也。
詩・大雅》:帝作邦作對。〔註〕言擇其可當此國者而君之也。

又,對簿。
史記・李將軍傳》:廣年六十餘矣,終不能復對刀筆之吏。

又,敵也。吳陸遜曰:劉備今在境界,此疆對也

又,凡物𡘋峙曰對。杜甫〈萬丈潭〉詩:山危一徑盡,岸絕兩壁對。

注解

〔對〕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上,康熙部首是寸部

〔對〕字拼音是duì,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寸

〔對〕字造字法是會意。从口,从“丵”( zhuó,即,古“叢”字,象草木叢生。),从寸。寸,法度也。漢文帝以爲責對而僞,言多非誠,故去其口,以从土。本义是應答。

〔對〕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duì] ⑴ 答,答話,回答⑵ 朝着⑶ 處於相反方向的⑷ 跟,和⑸ 互相,彼此相向地⑹ 說明事物的關係⑺ 看待,應付⑻ 照着樣檢查⑼ 投合,適合,使相合⑽ 正確,正常,表肯定的答語⑾ 雙,成雙的⑿ 平分,一半⒀ 攙和(多指液體)⒁ 量詞,雙

對的康熙字典解释由一直搜整理。對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對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三上反切都隊切頁碼79頁,第4

𡭊

𡭊譍無方也。从丵从口从寸。

對𡭊或从士。漢文帝以爲責𡭊而爲言,多非誠𡭊,故去其口以从士也。

附注段注本作「對,𡭊或从士。」按:甲骨文、金文「對」字從丵,從土,從寸,隸書亦從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五反切得悔反頁碼219頁,第4行,第2

對譍無方也。從丵、口、寸。

鍇注臣鍇曰:「有問則對,非一方也。張釋之曰『嗇夫喋喋』是也。寸,法度也。會意。」

反切………頁碼219頁,第5行,第1

𡭊或從士。漢文帝以爲責對而爲言,多非誠對,故去其口,以從士也。

鍇注臣鍇曰:「漢文帝幸虎圈,問守尉。禽獸簿守尉不能對,嗇夫從㫄代對,甚悉文帝悅。張釋之曰:『秦以利口而亡,周勃張相如似不能言者。』帝感悟,責對者見責問而對,故云非誠。《易》曰:『尚口乃窮。』故去口。士,事也,取事實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三上反切都隊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410頁,第3許惟賢185頁,第3

對𧭭無方也。

段注《聘禮》注曰:對,荅問也。按對荅古通用。云𧭭無方者,所謂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以大者則大鳴。叩以小者則小鳴也。無方故從丵口。

从丵口。从寸。

段注寸,法度也。丵口而一歸於法度也。都隊切。十五部。

𡭊或从士。漢文帝㠯爲責對而面言。

段注依《廣韵》訂。

多非誠對。故去其口㠯從士也。

段注鍇曰:士,事也。取事實也。按篇,韵皆作土。未知孰是。趙氏明誠曰:據古鐘鼎皆作對。是漢文亦從古耳。非肊更也。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从士並非漢文帝所造,如武則天造十三字。非盡造也,用古字耳。

應無方,故从丵。檢《小學答問》。

白话解释

对,回答问题不拘泥方法。字形采用“丵、口、寸”会义。汉文帝认为,在被责问的情况下回答问题,多半不是诚实的回答,所以去 掉“对”字的“口字边”,而采用“士”作边旁。。

字形解说

甲骨文與金文都像朝著樹用手栽種培土的樣子,表示朝向的意思。《說文》所錄篆文作從「丵」、「口」,從「寸」,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丵」,指草木叢生,有多的意思;「丵」、「口」表示應答可以有很多種;「寸」表示守分寸。指應答詢問沒有一定內容,所謂「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禮記‧學記》)」。但是雖然應對不同,還是要守住原則。《說文》中又附另一重文,把「口」換成「士」,取士以誠對策的意思。隸書、楷書皆從篆文而稍有變化。

對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57頁,第5字
2陳昌治本第224頁,第3字
3黃侃手批第177頁
4說文校箋第109頁,第3字
5說文考正第102頁,第3字
6說文今釋第363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628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1460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536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65頁,第1字
11標注說文第109頁,第3字
12說文注箋第807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3209頁【補遺】第16471頁
14通訓定聲第2360頁,第4字
15說文義證第225頁【崇文】第897頁
16說文句讀第310頁
17說文新證第169頁,第1字
18章授筆記第119頁,第2字
19古字詁林第三冊,第160頁,第1字
20古字釋要第280頁,第3字

對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correct, right; facing, opposed
  2. antworten, entgegnen, erwidern , gegenüber, entgegengesetzt, feindlich , richtig, korrekt
  3. correct, juste, paire, couple, à, contre, pour, envers, répondre, traiter, s'opposer à, braquer, convenir, confronter, ajuster, régler

對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對(甲骨文·商·无名组) 甲骨文 无名组

對(甲骨文·商·黄组) 甲骨文 黄组

對(金文·西周·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對(金文·西周·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對(金文·西周·西周早期或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或中期

對(金文·西周·西周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對(金文·西周·西周) 西周 金文 西周

對(金文·春秋·春秋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晚期

對(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對(石经·汉·熹平石经) 石经 熹平石经

對(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對(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對(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對(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對(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對(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