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ㄅㄧˋ

巾部 共14画 上下结构 U+5E63
汉语字典

巾部

14画

12画

上下结构

bi

UMIH 86 、 ITMH 98

FKLB

KVML

98227

5E63

[43252343134252] 点、撇、竖、横折、竖、撇、点、撇、横、撇、捺、竖、横折钩、竖

幣字概述

折叠展开

〔幣〕字拼音是bì 部首是巾, 总笔画是14画。

〔幣〕字是上下结构

〔幣〕字仓颉码是FKLB 五笔是UMIH 86 、 ITMH 98 四角号码是98227 郑码是KVML

〔幣〕字的UNICODE是5E63。 十进制为24163,UTF-32:00005e63,UTF-8:E5 B9 A3。

〔幣〕字的异体字是

幣的笔顺

折叠展开

幣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ㄅㄧˋ

基本解释

帛。泛指車馬皮帛玉器等禮物。《説文•巾部》:“幣,帛也。”

財物。《集韻•祭韻》:“幣,財也。”《管子•國蓄》:“以珠玉為上幣,以黄金為中幣,以刀布為下幣。”

貨幣。《史記•吴王濞列傳》:“亂天下幣。”

贈送。《莊子•説劍》:“聞夫子明聖,謹奉千金以幣從者。”

通“”。殘餘。《周禮•天官•職幣》:“職幣,掌式灋以歛官府都鄙,與凡用邦財者之幣。”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聲。从巾,敝聲。从巾表示與布帛有關。本義:古人用作禮物的絲織品。

2.同本義silks

幣,帛也。 —— 《說文》四曰幣貢。 —— 《周禮·大宰》。司農注:“繡帛。”幣曰量幣。 —— 《禮記·曲禮》用圭璧更皮幣。 —— 《禮記·月令》事之以皮幣。 —— 《孟子》寡君是故使吉( 遊吉)奉其皮幣。 —— 《左傳·襄公二十八年》請具車馬皮幣。 —— 《戰國策·齊策三》

皮幣(獸皮和繒布);幣玉(帛和玉,祭祀用品);幣號(祭祀用的物品名稱);幣獻(進獻的禮品)

3.泛指車馬皮帛玉器等禮物present

凡執幣者。 —— 《儀禮·十相見禮》。疏:“玉馬皮圭璧帛,皆稱幣。”宋公以幣請於 衛。 —— 《左傳·隱公八年》惠王患之,乃令 張儀佯去 秦,厚幣委質事 楚。 ——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幣馬(用作禮物的馬匹)

4.泛指財物property; belongings

以珠玉爲上幣,以黃金爲中幣,以刀布爲下幣。 —— 《管子·國蓄》

5.貨幣,錢coin; money; currency

有司以幣輕多奸。 —— 《漢書·武帝紀》

金幣,銀幣;外幣;紙幣;硬幣

贈送 present。 如:幣儀(敬獻禮品);幣器(贈給喪家奠儀與隨葬品)

形容词

通“”。破舊;棄;敗壞 old and shabby; worn-out; dilapidated 不腆先君之幣器。——《國語·魯語上》

ㄅㄧˋ

详细解释

1.有标准价格、可作交易媒介的东西。

《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下》:“于是乎量资币,权轻重,以救民。”唐•颜师古•注:“凡言币者皆所以通货物,易有无也。故金之与钱,皆名为币也。”

钱币、纸币、金币、外币。

2.财物的总称。

《管子•国蓄》:“以珠玉为上币,以黄金为中币,以刀布为下币。”《战国策•秦策五》:“令库具车,厩具马,府具币。”汉•高诱•注:“币,货财也。”

3.古时以束帛为祭祀或赠送宾客的礼物,称为“”。后为礼物的泛称。

《书经•召诏》:“我非敢勤,惟恭奉币,用供王能祈天永命。”汉•孔安国•传:“言我非敢独勤而已,惟恭敬奉其币帛,用供待王,能求天长命。”

ㄅㄧˋ

详细解释

1.钱币;货币。

纸币、铜币、新台币、人民币。

2.古时以束帛为祭祀或赠送宾客的礼物,称为“”。后为礼物的泛称。

幣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寅集中 部首:巾部

武英殿刻本: 第800頁,第3

同文書局本: 第337頁,第2

標點整理本: 第279頁,第1

唐韻》、《集韻》、《韻會𡘋毗祭切,音弊。
說文》:幣帛也。
周禮・天官・大宰》:以九式均節財用,六曰幣帛之式。〔註〕幣帛,所以贈答賔客者。

又,《集韻》:財也。橫渠《理窟》:幣者,金玉齒革泉布之雜名。
周禮・天官・大宰》:以九貢致邦國之用,四曰幣貢。〔註〕幣貢,玉馬皮帛也。又,〈內府〉:凡四方之幣獻之,金玉齒革兵器,凡良貨賄入焉。
管子・國蓄篇》:以珠玉爲上幣,黃金爲中幣,刀布爲下幣。
史記・平準書》:以白鹿皮方尺,緣以藻繢爲皮幣,直四十萬。
前漢・武帝紀》:有司以幣輕多姦,農傷而末衆,又禁兼幷之塗,故改幣以約之。〔註〕幣,錢也。更去半兩錢,行五銖錢,皮幣,以撿約姦邪。

又,《集韻》:必袂切,音蔽──義同。

注解

〔幣〕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中,康熙部首是巾部

〔幣〕字拼音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敝、巾

〔幣〕字造字法是形聲。从巾,敝聲。从巾表示與布帛有關。本义是古人用作禮物的絲織品。

〔幣〕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bì] ⑴ 帛。泛指車馬皮帛玉器等禮物。《説文•巾部》:“幣,帛也。”⑵ 財物。《集韻•祭韻》:“幣,財也。”《管子•國蓄》:“以珠玉為上幣,以黄金為中幣,以刀布為下幣。”⑶ 貨幣。《史記•吴王濞列傳》:“亂天下幣。”⑷ 贈送。《莊子•説劍》:“聞夫子明聖,謹奉千金以幣從者。”⑸ 通“敝”。殘餘。《周禮•天官•職幣》:“職幣,掌式灋以歛官府都鄙,與凡用邦財者之幣。”

幣的康熙字典解释由一直搜整理。幣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幣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七下反切毗祭切頁碼252頁,第14

幣帛也。从巾敝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四反切避制反頁碼647頁,第3行,第1

幣帛也。從巾敝聲。

鍇注臣鍇曰:「《禮》傳云:『幣,帛是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七下反切毗祭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429頁,第1許惟賢625頁,第9

幣帛也。

段注帛者,繒也。《聘禮》注曰:幣,人所造成以自覆蔽(作幣者誤)。謂束帛也。愛之斯欲飮食之。君子之情也。是以享用幣。所以副忠信。

从巾。敝聲。

段注毗祭切。十五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幣與敝最初古或只作㡀,後作敝,後又作幣。然㡀已从巾,再加巾不通。

帛也。此字最初蓋只作㡀,後作敝,後乃更造幣字。然㡀已从巾,幣从二巾不合六書。

帛也。古或只作㡀,後作敝,後又作幣。然㡀已从巾,再加巾不通。

白话解释

幣,帛布。字形采用“巾”作边旁,采用“敝”作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從巾、敝聲。從「巾」,指與布帛有關;「敝」,段玉裁所注解的《說文》解釋作「帗(ㄈㄨˊ fú)」,是寬幅巾的意思,此表示音讀,也兼有寬幅的意思。隸書中的「敝」形稍有變化。楷書則完全由篆文來。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幣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495頁,第10字
2陳昌治本第632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484頁
4說文校箋第319頁,第6字
5說文考正第304頁,第11字
6說文今釋第1097頁,第6字
7說文約注第1872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3894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618頁,第4字
10說文標整第195頁,第18字
11標注說文第313頁,第16字
12說文注箋第2573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7785頁【補遺】第17159頁
14通訓定聲第2352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667頁【崇文】第2665頁
16說文句讀第1026頁
17章授筆記第324頁,第4字
18古字詁林第七冊,第160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747頁,第6字

幣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currency, coins, legal tender
  2. Münze, Währung (S)​, Geld
  3. monnaie, pièce, devise

幣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幣(简·秦·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

幣(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幣(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幣(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幣(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幣(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