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ㄐㄧˋ xuě ㄒㄩㄝˇ

彐部 共3画 独体字 U+5F50
汉语字典

彐部

3画

独体字

ji xue

xuě

VNGG

NMM SM

XB

17170

1739

6970

5F50

[511] 横折、横、横

彐字概述

折叠展开

〔彐〕字拼音是jì,xuě 部首是彐, 总笔画是3画。

〔彐〕字是独体字

〔彐〕字仓颉码是NMM SM 五笔是VNGG 四角号码是17170 郑码是XB 中文电码是1739 区位码是6970

〔彐〕字的UNICODE是5F50。 十进制为24400,UTF-32:00005f50,UTF-8:E5 BD 90。

〔彐〕字的异体字是

彐的笔顺

折叠展开

彐的意思

折叠展开

1ㄐㄧˋ

基本解释

亦作“”。部首用字。

详细解释

1.猪头。

《说文解字•○部》:“彐,豕之头。”

2.二一四部首之一。

2xuěㄒㄩㄝˇ

基本解释

曾作“”的简化字,后停用。

详细解释

二一四部首之一。

ㄐㄧˋ

ㄐㄧˋ

彐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寅集下 部首:彐部

武英殿刻本: 第866頁,第4

同文書局本: 第362頁,第4

標點整理本: 第306頁,第61

唐韻》、《集韻𡘋居例切,音罽。
廣韻》:彙頭也。

注解

〔彐〕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下,康熙部首是彐部

〔彐〕字是多音字,拼音是jì、xuě,独体字。

〔彐〕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jì] ⑴ 亦作“彑”。部首用字。 [xuě] ⑴ 曾作“雪”的简化字,后停用。

彐的康熙字典解释由一直搜整理。彐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彐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三下反切于救切頁碼89頁,第2

又手也。象形。三指者,手之𠛱多略不過三也。凡又之屬皆从又。

附注高鴻縉《中國字例》:「字原象右手形,手本五指,只作三者,古人皆以三表多。後借為又再之又,乃通假右助之右以代之。久而成習,乃加人旁作佑,以還右助之原。」

附注《說文新證》:「甲骨文『又』字象右手形,金文或加飾符,與『寸』形相同,但並非『寸』字。」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六反切延救反頁碼243頁,第6行,第1

又手也,象形。三指者,手之列多略不過三也。凡又之屬,皆從又。

鍇注臣鍇曰:「凡手拇指頭,指力之率,其後二指佐佑之不動,故略爲三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三下反切于救切古音第一部頁碼456頁,第1許惟賢205頁,第6

又手也。象形。

段注此卽今之右字。不言又手者,本兼𠂇又而言。以別之。而又專謂右。猶有古文《尙書》而後有今文《尙書》之名,有《後漢書》而後有《前漢書》之名,有《下曲禮》而後有《上曲禮》之名也。又作右而又爲更然之詞。《穀梁傳》曰:又,有繼之辭也。

三指者,

段注三岐象三指。

手之列多略不過三也。

段注以指記數者。或全用。或用三。略者言其大略。于救切。古音在一部。

凡又之屬皆从又。

白话解释

又,手。像手抓握的形状。字形只画三根手指的原因,是五根手指排列起来太多,因此略去其二,使字形上手指不超过三个。所有与又相关的字,都采用“又”作边旁。

字形解说

從甲骨文到篆文,都上像五個手指省作三個手指,連著的一豎像手臂,據具體的實象造字。在六書中屬於象形。隸書作,形體發生變化,楷書沿之,也就不易瞭解其初形了。

又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76頁,第5字
2陳昌治本第247頁,第3字
3黃侃手批第196頁
4說文校箋第120頁,第7字
5說文考正第113頁,第14字
6說文今釋第404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693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1617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589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72頁,第2字
11標注說文第120頁,第4字
12說文注箋第890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3430頁【補遺】第16507頁
14通訓定聲第789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244頁【崇文】第973頁
16說文句讀第345頁
17說文新證第197頁,第2字
18古字詁林第三冊,第374頁,第2字
19古字釋要第304頁,第11字

彐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snout; KangXi radical 58
  2. museau (radical)​

彐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彐(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彐(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彐(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彐(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