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dēng ㄉㄥ

癶部 共12画 上下结构 U+767B
汉语字典

癶部

12画

7画

上下结构

deng

dēng

会意字

WGKU

NOMRT

XSJU

12108

4098

2139

767B

[543341251431] 横撇/横钩、点、撇、撇、捺、横、竖、横折、横、点、撇、横

登字概述

折叠展开

〔登〕字拼音是dēng 部首是癶, 总笔画是12画。

〔登〕字是上下结构 五行属火。

〔登〕字仓颉码是NOMRT 五笔是WGKU 四角号码是12108 郑码是XSJU 中文电码是4098 区位码是2139

〔登〕字的UNICODE是767B。 十进制为30331,UTF-32:0000767b,UTF-8:E7 99 BB。

〔登〕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汉字

〔登〕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常用字

〔登〕字的异体字是

登的笔顺

折叠展开

登的意思

折叠展开

dēngㄉㄥ

基本解释

上,升。~山。~车。~门。~天。~台。~场( chǎng )。~高。~攀。~临。~科。~程。~堂入室。

踩,践踏,脚向下用力。~踏。踢~。

记载。~记。~报。~载。

谷物成熟。~岁(丰年)。五谷丰~。

立刻。~时。“~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进。~崇(进用推崇)。

方言,穿。~上靴子。

详细解释

动词

1.象形。本义:上车。

2.同本义get on a car

登,上车也。 —— 《说文》登,陞也。 —— 《尔雅》登车则有光矣。 —— 《礼记·玉藻》登轼而望之。 —— 《左传·庄公十年》

3.升,上,从下而上ascend; mount; scale

登席不由前。 —— 《礼记·玉藻》。注:“升也。”欲释阶而登天兮。 —— 《楚辞·惜诵》。注:“上也。”诞上登于岸。 —— 《诗·大雅·皇矣》登斯楼也。 ——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捷足先登;登宝(登基;帝王即位);登筵(登上筵席);登平(上升);登仙(声名直上或升迁高官)

4.进献offer

农乃登黍。 —— 《吕氏春秋》

登隆(进上隆贵的);登仪(进献礼物);登闲(进入马厩);登荐(进献)

5.增加add

皆登一焉。 —— 《左传·昭公三年》。注:“加也。”

登降(增减);登损(增减);登曜(增添光彩)

6.成熟;丰收rippen

五谷不登,禽兽逼人。 —— 《孟子·滕文公》风雨时节,五谷登熟。 —— 《淮南子·览冥》禾稼登熟。 —— 《越绝书·纪吴王占梦》

登年(丰年);登秋(秋收);登衍(丰收);五谷丰登。

7.登记;记载enter; record; register

掌登万民之数。 —— 《周礼·秋官·司民》

登下(登记与削除);登纪(登记)

8.登天,指死 die。如:登仙(人死亡的婉辞;成仙人);登真(成仙。称人死亡的婉辞)

9.成,引申为定become; success

登是南邦。 —— 《诗·大雅·崧高》登其夫家之众寡。 —— 《周礼·遂人》年谷不登。 —— 《礼记·曲礼》蚕事既登。 —— 《礼记·月令》不登于器。 —— 《左传·隐公五年》且不登叛人也。 —— 《左传·襄公元年》

10.加封,升任 confer(a title)。如:登建(进立,升封);登轴(进任要职)

11.进用;选拔 promote。如:登用(进用);登臣(进用官吏);登拔(选拔)

12.谓科举考试中选enroll

登博学弘词科。 —— 欧阳修《新唐书》

登龙(登龙门。比喻科举中试);登科发甲(考中进士为“登科”。发甲同登科);登乡荐(考取乡试)

13.超过 surpass。如:登三(功德登于三王之上)

14.踩;踏 step on; tread。如:登在窗台上擦玻璃;登锋履刃(踩踏刀剑的锋刃。比喻冲锋陷阵在最前头)

15.蹲;呆squat on the heels

荆公见屋傍有个坑厕,讨一张毛纸,走去登东。 —— 《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

登东(解手。东:东圊,厕所);登坑(蹲茅坑)

16.穿put on; wear

(宝玉)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 —— 《红楼梦》

登云履(法师做法术时穿的鞋);登上鞋。

17.上路,登程set out; start off on a journey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 唐· 杜甫《石壕吏》

名词

古代祭器名sacrificial vessel

卬盛于豆,于豆于登。 —— 《诗·大雅·生民》

登豆(泛指祭器和食器)

形容词

high

不哀年之不登。 —— 《国语·晋语》。注:“高也。”涉三皇之登闳。 —— 《汉书·扬雄传》

登闳(高远,高大)

副词

即刻at once

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登时(马上;立刻);登场(当场);登答(立刻答复)

dēngㄉㄥ

详细解释

1.上、升。由低处到高处。

《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宋•陈与义〈临江仙•忆昔午桥桥上饮〉词:“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登山、登峰造极、一步登天、捷足先登。

2.进用、提拔。

《管子•小匡》:“退而察问其乡里,以观其所能,而无大过,登以为上卿之佐。”唐•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诗:“昨者州前搥大鼓,嗣皇继圣登夔皋。”

3.成熟。

《孟子•滕文公上》:“五谷不登,禽兽偪人。”宋•苏轼〈荔支叹〉:“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

4.记录、刊载。

登记、登报、登帐、刊登。

5.科举考试合格被录取。

唐•郑谷〈赠刘神童〉诗:“还家虽解喜,登第未知荣。”《新唐书•卷一六八•刘禹锡传》:“登博学弘词科,工文章。”

6.收取别人物品时的敬词。

拜登厚赐。

7.北方方言。指穿。

《文明小史•第四九回》:“上面套著枣红铁线纱夹马褂,底下登著缎靴。”

脚登长筒靴。

姓。如三国时蜀国有登定。

dēngㄉㄥ

详细解释

1.(人)从由低处步行到高处。

登山、登高、登堂入室、一步登天。

2.刊登;记载。

登报、登记、登载。

3.使用者输入已注册的帐号和密码,以取得使用权。

宿舍的电脑网路,现在登不进去。

4.(谷物)成熟。

五谷丰登。

5.古时指科举考试中选;考中。

登第、登科。

6.〈书〉穿。今多作“”。

足登长筒靴。

7.姓。

登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午集中 部首:癶部

武英殿刻本: 第1876頁,第7

同文書局本: 第784頁,第7

標點整理本: 第740頁,第9

古文: 𤼪𤼷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都騰切,等平聲。
爾雅・釋詁》:陞也。
玉篇》:上也。進也。
易・明夷》:初登于天。
書・堯典》:疇咨若時登庸。
左傳・僖九年》:王使宰孔賜齊侯胙,下拜登受。
禮・月令》:農乃登麥。
周禮・秋官》:司民,掌登萬民之數。
前漢・食貨志》:進業曰登。〔註〕進上百工之業也。

又,《爾雅・釋詁》:成也。
增韻》:熟也。
書・泰誓》:以登乃辟。
詩・大雅》:誕先登于岸。
周禮・地官・小司徒》:頒比法于六鄕之大夫,使各登其鄕之眾寡六畜車輦。〔註〕登,成也。成猶定也。
孟子》:五穀不登。〔註〕登,成熟也。

又,尊之曰登。
禮・月令》:登。〔註〕言登者,尊之也。

又,《博雅》:登登,眾也。又,築牆用力相應聲。
詩・大雅》:築之登登。

又,登聞鼓院。
宋史・職官志》:隷司諫正言,掌受文武官及士民章奏表疏。

又,榻登。
釋名》:施于大牀之前,小榻之上,所以登牀也。
說文》作毾㲪。

又,星名。
晉書・天文志》:歲星之精流,爲及登。

又,鳳皇朝鳴曰登晨。見《軒轅黃帝記》。

又,州名。古萊子國,隋牟州,唐改登州,取文登山而名。

又,姓。出南陽,蜀有關中流人,始平登定。

又,《集韻》:丁鄧切,等去聲──履也。或作蹬。

又,《字彙補》:東職切,等入聲。
公羊傳・隱五年》:公曷爲遠而觀魚,登來之也。〔註〕登讀言得。齊人名求得爲得來。作登來者,其言大而急,由口授也。

又,叶都籠切,音東。
前漢・宣元敘傳》:元之二王,孫後大宗。昭而不穆,大命更登。

又,叶都郎切,音當。
易林》:南山高岡,回隤難登。道里遼遠,行者無糧。

說文》:上車也。从癶豆,象登車形。
集韻》或作僜。
字彙》登與豆豋之豋,从󰐧从又者別。

注解

〔登〕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中,康熙部首是癶部

〔登〕字拼音是dēng,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癶、豆,五行属

〔登〕字造字法是象形。本义是上车。

〔登〕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dēng] ⑴ 上,升⑵ 踩,践踏,脚向下用力⑶ 记载⑷ 谷物成熟⑸ 立刻⑹ 进⑺ 方言,穿

登的康熙字典解释由一直搜整理。登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登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二上反切都滕切頁碼50頁,第4

登上車也。从𣥠、豆。象登車形。

𧰍

異體𤼼

𧰍籒文登从𠬞

附注段玉裁注:「引伸之,凡上陞曰登。」「籀文省𧯭之肉,小篆併肉収省之。」徐鍇繫傳:「豆非俎豆字,象形耳……籀文登從収,臣鍇曰:兩手捧登車之物也。登車之物,王謂之『乘石』。」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三反切丹增反頁碼147頁,第2行,第1

𧰍上車也。從癶、豆,爲登車形

鍇注臣鍇曰:「登車亦刺癶,難也。豆非爼豆字,象形耳。」

反切………頁碼147頁,第2行,第2

籒文登。從𠬞

鍇注臣鍇曰:「兩手捧登車之物也,登車之物,王謂之『乘石』。」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二上反切都滕切古音第六部頁碼270頁,第5許惟賢120頁,第2

𧰍上車也。

段注引伸之凡上陞曰登。

从癶豆。象登車形。

段注都滕切。六部。

籒文登。从𠬞

段注按籒文省𢍪之肉。小篆併肉𠬞省之。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凡从豆皆有高舉意,古以豎為豆。

凡从豆之字皆有高舉義。豆,豎也。

白话解释

登,上车。字形采用“癶、豆”会义。像踏板登车的样子。,这是籀文写法的“登”字,字形采用“収”作边旁。

字形解说

甲骨文字形或作「」,從?(),表示雙腳;從廾(),表示雙手;「」為登車之石鼓,或謂之「上馬石」。字像雙腳踏上馬石,雙手以助之。甲骨文又或作「」,也是雙腳踏上馬石,而無雙手輔助。金文字形上下仍從?、從廾,而其中的上馬石則作「」,與「豆」同形。戰國楚系文字或作「」,仍從?、從廾,而上馬石之形省作「」;楚系文字又作「」,無廾,而上馬石則作「」。秦系文字則作「」,從?、從豆,且?作「」,與「」形近,而為篆文、隸書及楷書字形之所本。《說文》另收有籀文「」,從廾,則與甲骨文及金文之構形同意。在六書中,甲骨文、金文、戰國楚系文字及《說文》籀文等之字形屬於會意附加實像,而戰國秦系文字、篆文及隸書、楷書等之字形,則屬於異文會意。

登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95頁,第1字
2陳昌治本第142頁,第9字
3黃侃手批第120頁
4說文校箋第68頁,第1字
5說文考正第61頁,第15字
6說文今釋第213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382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949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326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39頁,第4字
11標注說文第67頁,第11字
12說文注箋第519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2403頁【補遺】第16340頁【後編】第14744頁
14通訓定聲第293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145頁【崇文】第577頁
16說文句讀第194頁
17說文新證第112頁,第1字
18章授筆記第76頁,第7字
19古字詁林第二冊,第253頁,第1字
20古字釋要第169頁,第1字

登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rise, mount, board, climb
  2. ( 用 脚 站 稳)​ auf den Füßen stehend verharren, feststehen (V)​, ( 用力 踏 )​ etwas mit dem Fuß betätigen, treten (V)​, ( 由 低 处 走 到 高 处)​ in die Höhe gehen, nach oben steigen, besteigen, ersteigen (V)​, ( 穿 鞋 )​ (Schuhe)​ anziehen 方 &gt (V)​, (记载)​ aufzeichnen, eintragen (V)​, ( 谷 物 登 场)​ ernten, die Ernte einbringen (V)​, ( 刊登 )​ veröffentlichen, (in der Zeitung oder Zeitschrift)​ erschein, etwas abdrucken lassen (V)​, auflegen, ausgeben (V)​, aufnehmen, erfassen, eintragen (V)​, erklettern, besteigen, in die Höhe gehen (V)​, publizieren, verlegen, herausgeben, veröffentlichen (V)
  3. grimper, publier, inscrire, noter, fouler, mettre (une chaussure)​

登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登(甲骨文·商·宾组) 甲骨文 宾组

登(甲骨文·商·历组) 甲骨文 历组

登(甲骨文·商·无名组) 甲骨文 无名组

登(简·楚〔战国〕·九店) 楚〔战国〕 九店

登(简·楚〔战国〕·包山) 楚〔战国〕 包山

登(简·秦·睡虎地) 睡虎地

登(简·秦·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

登(传抄·东汉·说文解字) 东汉 传抄 说文解字

登(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登(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登(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登(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登(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登(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登(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登(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登(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