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ㄒㄧ

禾部 共12画 左右结构 U+7A00
汉语字典

禾部

12画

7画

左右结构

xi

形声字

TQDH 86 、 TRDH 98

HDKKB

MFGL

24927

4449

4701

7A00

[312343413252] 撇、横、竖、撇、点、撇、点、横、撇、竖、横折钩、竖

稀字概述

折叠展开

〔稀〕字拼音是xī 部首是禾, 总笔画是12画。

〔稀〕字是左右结构 五行属木。

〔稀〕字仓颉码是HDKKB 五笔是TQDH 86 、 TRDH 98 四角号码是24927 郑码是MFGL 中文电码是4449 区位码是4701

〔稀〕字的UNICODE是7A00。 十进制为31232,UTF-32:00007a00,UTF-8:E7 A8 80。

〔稀〕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汉字

〔稀〕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常用字

〔稀〕字的近义字是

〔稀〕字的反义字是

〔稀〕字的异体字是

稀的笔顺

折叠展开

稀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ㄒㄧ

基本解释

事物中间距离远、空隙大,与“”相对,~疏。~落( luò )。~客。依~。

浓度小,含水分多的,与“”相对。~薄。~料。~释。

少。~少。~罕。~奇。古~之年。

用在“”、“”等形容词前面,表明程度深。~烂。~碎。~松。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形声。从禾,希声。本义:稀疏。

2.同本义scattered; sparse

稀,疏也。 —— 《说文》月明星稀。 —— 《文选·曹操·短歌行》。经传皆以希为之。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 唐· 杜甫《倦夜》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 晋· 陶潜《归园田居》

稀棱挣(稀疏的样子);稀撒撒(稀剌剌);稀星(稀疏的星);稀零零(极稀疏);稀稀落落(稀疏的样子;稀疏冷落的样子)

3.少,不多rare; scarce

相见常日稀。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鞍马稀。 —— 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死者尚稀。 —— 清· 方苞《狱中杂记》自想此梦稀奇,心下疑惑。 —— 《二刻拍案惊奇》

稀稀罕儿(稀罕少见的东西);稀行(不常来;稀客)

4.薄,不浓diluted; thin

我们的衙门里每天煮了十几大锅的稀饭施给穷人。 —— 巴金《灭亡》

稀流薄荡(形容液体稀薄波动);稀解粥(稀粥);稀溜溜;稀淡(极淡,不浓密)

副词

很;极。形容程度深 very 床上的铺盖已经掀得稀乱,一个凳子躺在被铺上。——鲁迅《而已集·再谈香港》 又如:稀不相干(一点儿也不相干);稀秃湿(湿透了);稀醉(烂醉)

ㄒㄧ

详细解释

1.疏、不密。

《文选•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地广人稀。

2.少、不多。

唐•杜甫〈曲江〉诗二首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稀罕、稀有动物。

3.不浓、不稠。

宋•苏轼〈次韵田国博部夫南京见寄二绝〉之二:“火冷饧稀杏粥稠,青裙缟袂饷田头。”

稀薄、稀饭、和稀泥。

4.隐约、不清楚。

唐•韩愈〈山石〉诗:“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很、甚。

《老残游记•第八回》:“我这只脚还是稀软稀软,立不起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三回》:“那稀脏的,人家外国人的轮船肯装么?”

稀烂、稀松平常。

ㄒㄧ

详细解释

1.彼此之间在空间或时间上间隔大。

稀疏、地广人稀、月朗星稀。

2.数量少或出现的次数少。

稀有、稀客。

3.浓度小,液体中所含的某种物质少(与“”相对)。

稀饭、稀粥、稀薄、稀释。

4.用在某些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相当于“”。

稀软、稀烂、稀松。

5.指某些含水分多的东西。

糖稀、绿豆稀。

稀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午集下 部首:禾部

武英殿刻本: 第2041頁,第8

同文書局本: 第853頁,第10

標點整理本: 第814頁,第7

唐韻》、《集韻》、《韻會𡘋香依切,音希。
說文》:疏也。〔徐曰〕當从爻、从巾。爻者,希疏之義,與爽同意;巾象禾之根莖。至於莃晞皆當从稀省,何以知之,《說文》無希字故也。

又,姓。見《姓苑》:

集韻》:通作希。

注解

〔稀〕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下,康熙部首是禾部

〔稀〕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禾、希,五行属

〔稀〕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禾,希声。本义是稀疏。

〔稀〕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xī] ⑴ 事物中间距离远、空隙大,与“密”相对,~疏。~落( luò )。~客。依~。⑵ 浓度小,含水分多的,与“稠”相对⑶ 少⑷ 用在“烂”、“松”等形容词前面,表明程度深

稀的康熙字典解释由一直搜整理。稀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稀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七上反切香依切頁碼228頁,第13

稀疏也。从禾𢁫聲。

鉉注徐鍇曰:「當言从爻从巾,無聲字。爻者,稀疏之義,與爽同意。巾,象禾之根莖。至於莃、晞,皆當从稀省。何以知之?《說文》無希字故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三反切忻祈反頁碼583頁,第2行,第2

稀疏也。從禾希聲。

鍇注臣鍇曰「穊旣以禾爲準,稀亦同也。當言從禾、爻、巾,無聲字,後人加之。爻者,希疏之義,與爽同意;巾亦是其希象。至莃與晞皆從稀省,何以知之?《說文》巾部、爻部並無希字,以是知之。」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七上反切香衣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283頁,第4許惟賢562頁,第3

稀疏也。

段注𠫓部曰:疏,通也。稀與穊爲反對之辭。所謂立苗欲疏也。引伸爲凡疏之偁。

从禾。希聲。

段注許書無希字。而希聲字多有。與由聲字正同。不得云無希字,由字也。許時奪之。今不得其說解耳。香衣切。十五部。

白话解释

稀,疏松。字形采用“禾”作边旁,“希”是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戰國文字、篆文的形構皆係從禾、希聲。從禾,表示與稻禾相關;希聲,表示音讀,也表示少有的意思。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稀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448頁,第10字
2陳昌治本第572頁,第9字
3黃侃手批第442頁
4說文校箋第287頁,第9字
5說文考正第277頁,第2字
6說文今釋第995頁,第5字
7說文約注第1703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3620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1466頁,第4字
10說文標整第177頁,第1字
11標注說文第283頁,第7字
12說文注箋第2318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7132頁【補遺】第17073頁
14通訓定聲第2443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602頁【崇文】第2405頁
16說文句讀第924頁
17古字詁林第六冊,第603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682頁,第10字

稀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rare, unusual, scarce; sparse
  2. rare, espacé, clairsemé, léger

稀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稀(简·秦·睡虎地) 睡虎地

稀(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稀(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稀(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稀(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