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shì ㄕˋ

言部 共17画 左右结构 U+8B1A
汉语字典

言部

17画

10画

左右结构

shi

shì

YUWL

YRTCT

SUOL

08612

8B1A

[41112514313425221] 点、横、横、横、竖、横折、横、点、撇、横、撇、点、竖、横折、竖、竖、横

謚字概述

折叠展开

〔謚〕字拼音是shì 部首是言, 总笔画是17画。

〔謚〕字是左右结构

〔謚〕字仓颉码是YRTCT 五笔是YUWL 四角号码是08612 郑码是SUOL

〔謚〕字的UNICODE是8B1A。 十进制为35610,UTF-32:00008b1a,UTF-8:E8 AC 9A。

〔謚〕字的异体字是

謚的笔顺

折叠展开

謚的意思

折叠展开

1shìㄕˋ

基本解释

古代帝王、貴族、大臣等死後依其一生所行事蹟給予的稱號。《禮記•樂記》:“故觀其舞,知其德,聞其謚,知其行也。”

加給謚號,定謚號。《左傳•宣公十年》:“(鄭人)改葬幽公,謚之曰靈。”

稱;號。漢司馬相如《喻巴蜀檄》:“身死無名,謚為至愚。”

静。《爾雅•釋詁上》:“謚,静也。”

详细解释

名词

(形聲。从言,益聲。用言論給予褒貶,故從言。本作「謚」。本義:古代皇帝、貴族、大臣、傑出官員或其它有地位的人死後所加的帶有褒貶意義的稱號) 同本義posthumous title(of emperor, distinguished minister)

謚,行之跡也。 —— 《北堂書鈔》引《說文》謚者,別尊卑,彰有德也。 —— 《白虎通》先王謚以尊名。 —— 《禮記·表記》誄生時所行爲之謚。 —— 《論衡·道應》增謚美顯,榮於身後。 —— 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謚法(由主祭者將名號贈給死者,以表彰他一生的功業);謚寶(古代帝王寢墓中,刻有帝后謚號的璽印);謚譜(記載謚號的譜牒);謚名(謚號)

授與,加封;尤指死後追封confer

幸德謚爲洞簫兮。 —— 王褒《洞簫賦》身死無名,謚爲至愚,恥及父母,爲天下笑。 ——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謚告(贈謚的文告);謚典(贈謚的典禮)

2ㄧˋ

基本解释

笑貌。《玉篇•言部》:“謚,笑皃。”

3ㄒㄧˋ

基本解释

笑聲。《集韻•錫韻》:“謚,笑聲。”

謚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上 部首:言部

武英殿刻本: 第2808頁,第7

同文書局本: 第1175頁,第23

標點整理本: 第1150頁,第13

唐韻》、《集韻𡘋伊昔切,音益。
說文》:笑貌。

又,《集韻》:馨激切,音鬩──笑聲。或作赥。

正字通》:俗用爲誄行之諡,非。

注解

〔謚〕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上,康熙部首是言部

〔謚〕字拼音是shì,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訁、益

〔謚〕字造字法是形聲。从言,益聲。用言論給予褒貶,故從言。本作「謚」。本义是古代皇帝、貴族、大臣、傑出官員或其它有地位的人死後所加的帶有褒貶意義的稱號。

〔謚〕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shì] ⑴ 古代帝王、貴族、大臣等死後依其一生所行事蹟給予的稱號。《禮記•樂記》:“故觀其舞,知其德,聞其謚,知其行也。”⑵ 加給謚號,定謚號。《左傳•宣公十年》:“(鄭人)改葬幽公,謚之曰靈。”⑶ 稱;號。漢司馬相如《喻巴蜀檄》:“身死無名,謚為至愚。”⑷ 静。《爾雅•釋詁上》:“謚,静也。” [yì] ⑴ 笑貌。《玉篇•言部》:“謚,笑皃。” [xì] ⑴ 笑聲。《集韻•錫韻》:“謚,笑聲。”

謚的康熙字典解释由一直搜整理。謚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謚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三上反切伊昔切、呼狄切頁碼76頁,第35

謚笑皃。从言益聲。

附注按:姚文田、嚴可均《說文校議》認為:《說文》「謚」字原無「笑皃」之訓,後人既改「謚」為「諡」,又取《字林》以「謚」為笑聲竄入,且改「笑聲」為「笑皃」。「謚」之訓解當為「行之迹也。从言,益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五反切伊昔反頁碼216頁,第1行,第3

謚笑皃。從言益聲。

鍇注臣鍇曰:「猶笑言呃呃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三上反切神至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403頁,第2許惟賢182頁,第3

謚行之迹也。

段注《周書・謚法》解,《檀弓・樂記・表記》注皆云:謚者,行之迹也。謚迹曡韵。

从言。益聲。

段注按各本作從言兮皿闕。此後人妄改也。攷玄應書引《說文》。謚,行之迹也。從言益聲。《五經文字》曰:謚,《說文》也。謚,《字林》也。《字林》以謚爲𥬇聲。音呼益反。《廣韵》曰:諡《說文》作謚,《六書故》曰:唐本《說文》無諡。但有謚。行之迹也。據此四者。《說文》從言益無疑矣。自呂忱改爲謚。唐宋之閒又或改爲諡。遂有改《說文》而依《字林》羼入謚笑皃於部末者。然唐《開成石經》,宋一代書版皆作謚不作諡。知徐鉉之書不能易天下是非之公也。近宗《說文》者。不能攷知《說文》之舊。如汲古閣刊《經典》依宋作謚矣。而覆改爲諡。可歎也。今正諡爲謚。而刪部末之謚𥬇皃。學者可以撥雲霧而覩青天矣。神至切。古音在十六部。

謚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53頁,第10字
2陳昌治本第220頁,第3字
3黃侃手批第173頁
4說文校箋第107頁,第4字
5說文考正第99頁,第3字
6說文今釋第353頁,第5字
7說文約注第619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1433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524頁,第4字
10說文標整第63頁,第16字
11標注說文第107頁,第8字
12說文注箋第793頁,第3字
13說文詁林第3166頁
14通訓定聲第2130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221頁【崇文】第881頁
16說文句讀第305頁
17古字詁林第三冊,第126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275頁,第1字

謚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to confer posthumous titles
  2. nach dem Tode verliehener Ehrenname (English: posthumous title)​ (S)​, Nachruf (S)​, Ehrennamen verleihen
  3. Nom posthume

謚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謚(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謚(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謚(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謚(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謚(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