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dài ㄉㄞˋ dǎi ㄉㄞˇ

辶部 共11画 半包围结构 U+902E
汉语字典

辶部

11画

8画

半包围结构

dai

dài dǎi

形声字

VIPI

YLE

WXKV

35309

6649

2094

902E

[51124134454] 横折、横、横、竖钩、点、提、撇、点、点、横折折撇、捺

逮字概述

折叠展开

〔逮〕字拼音是dài,dǎi 部首是辶, 总笔画是11画。

〔逮〕字是半包围结构 五行属火。

〔逮〕字仓颉码是YLE 五笔是VIPI 四角号码是35309 郑码是WXKV 中文电码是6649 区位码是2094

〔逮〕字的UNICODE是902E。 十进制为36910,UTF-32:0000902e,UTF-8:E9 80 AE。

〔逮〕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汉字

〔逮〕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常用字

〔逮〕字的近义字是

〔逮〕字的反义字是

〔逮〕字的异体字是

逮的笔顺

折叠展开

逮的意思

折叠展开

1dǎiㄉㄞˇ

基本解释

捉,捕,用于口语。~老鼠。~蝗虫。

详细解释

动词

1.[口]∶捉,特指经过追赶或试图抓住 catch; capture

逮蚊子;逮特务;猫逮老鼠

2.另见 dài。

2dàiㄉㄞˋ

基本解释

到,及。力有未~。

捉拿。~捕。~系。

详细解释

动词

1.形声。从辵( chuò ),隶( dài )声。本义:赶上;及;到。

2.同本义overtake; catch sb. up; catch up with

逮,唐逮及也。 —— 《说文》。按,逮者,行相及也。古曰唐逮。逮于袁娄而与之盟。 —— 《公羊传·成公二年》群后之逮在下。 —— 《书·吕刑》逮事父母。 —— 《礼记·曲礼》上不及尧、 舜,下不逮 周、 孔,亦一时之懿士。 —— 《世说新语·排调》纵轻体以迅赴,景追形而不逮。 —— 曹植《七启》政逮于大夫四世矣。 —— 《论语·季氏》敌出不意,大惊扰,以枪上刺刀相搏击,而便捷猛鸷终弗逮。 ——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逮及(达到,到了某种程度);逮夜(到了晚上);逮至(及至;等到)

3.逮捕,抓人(人在捉拿称“”,人逃亡而追拿称“”)arrest

以罪过连逮。 —— 《史记·始皇纪》逮治党与。 —— 《汉书·王莽传》。注:“捕也。”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 明· 高启《博鸡者事》五人者,盖当蓼州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 张溥《五人墓碑记》被逮之前一日。 ——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逮系(拘捕囚禁);逮坐(逮捕问罪);逮狱(逮捕入狱)

4.另见 dǎi。

1dàiㄉㄞˋ

详细解释

1.及、赶上、达到。

《论语•里仁》:“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力有未逮。

2.追捕、捉拿。

《汉书•卷七六•赵广汉传》:“禹坐要斩,请逮捕广汉。”《明史•卷一六五•丁瑄传》:“田主诉于县,县逮(邓)茂七。不赴。”

及、到。表时间。

《左传•成公十三年》:“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勠力同心。”

2ㄉㄧˋ

详细解释

参见“逮逮”条。

3dǎiㄉㄞˇ

详细解释

方言。捉。

逮到、逮住、官兵逮强盗。

1dàiㄉㄞˋ

详细解释

〈书〉赶上;达到。

逮及、逮至、力有未逮。

2dǎiㄉㄞˇ

详细解释

〈口〉捉(只限单用)。

逮蛤蟆、逮蚂蚱、逮小偷儿。

3dǎiㄉㄞˇ

详细解释

捉(用于合成词)。

逮捕。

逮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下 部首:辵部

武英殿刻本: 第3016頁,第16

同文書局本: 第1259頁,第18

標點整理本: 第1243頁,第17

古文: 逯

廣韻》、《集韻》、《韻會》:徒戴切;《正韻》:度耐切,𡘋音代。
說文》:及也。
易・繫辭》:水火相逮。〔註〕水火不相入,而相逮及。
書・周官》:夙夜不逮。

又,《正韻》:追也。
前漢・𠛬法志》:逮繫。〔註〕辭之所及,則追捕之,故謂之逮。

又,《集韻》、《韻會》、《正韻𡘋蕩亥切,音迨──與迨同。

又,《廣韻》:特計切;《集韻》、《韻會》:大計切,𡘋音第──逮逮,安和貌。
禮・孔子閒居》:威儀逮逮。

又,叶吐內切,音退。
前漢・郊祀歌》:靑陽開動,根荄以遂。膏潤幷受,跂行必逮。

注解

〔逮〕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下,康熙部首是辵部

〔逮〕字是多音字,拼音是dài、dǎi,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辶、隶,五行属

〔逮〕字造字法是形声。从辵( chuò ),隶( dài )声。本义是赶上;及;到。

〔逮〕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dǎi] ⑴ 捉,捕,用于口语 [dài] ⑴ 到,及⑵ 捉拿

逮的康熙字典解释由一直搜整理。逮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逮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二下反切徒耐切頁碼53頁,第28

逮唐逮,及也。从辵隶聲。

鉉注臣鉉等曰:或作迨。

附注鈕樹玉校錄:「《韻會》兩引,並無『唐逮』二字。《一切經音義》卷一、《華嚴經音義》卷四十六引及《玉篇》注竝作『及也』,則唐逮二字蓋後人增。」段玉裁注:「《隶部》曰:『隶,及也。』此形聲包會意。」章炳麟《小學答問》:「隶逮亦本一字,古文當祇作隶,自孳乳作逮。」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四反切徒再反頁碼155頁,第4行,第1

逮唐逮,及也。從辵隶聲。

鍇注臣鍇按:《爾雅》:「逮、及、曁,與也。」又「遏、遾,逮也。」又曰「逮,及也。」義皆相通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二下反切徒耐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287頁,第5許惟賢128頁,第11

逮唐逮,

段注逗。

及也。

段注唐逮雙聲。葢古語也。《釋言》曰:遏遾逮也。《方言》曰:東齊曰蝎。北燕曰噬。逮通語也。

从辵。隶聲。

段注《隶部》曰隶,及也。此形聲包會意。徒耐切。古音在十五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及也。

唐、逮雙聲。

逮及。隶捕。唐、逮雙聲。

及也。隶捕。

白话解释

逮,唐逮,抓住。字形采用“辵”作边旁,采用“隶”作声旁。

字形解说

金文從又持尾,會追捕野獸抓到了的意思,為「逮」之本字。戰國文字疊加義符「辵」,強調追捕的行動義,全字也就變成從辵、隶聲,聲符兼義,篆文、楷書同。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逮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02頁,第18字
2陳昌治本第152頁,第6字
3黃侃手批第128頁
4說文校箋第72頁,第8字
5說文考正第67頁,第4字
6說文今釋第230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408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1013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350頁,第4字
10說文標整第41頁,第34字
11標注說文第72頁,第13字
12說文注箋第551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2500頁【補遺】第16359頁
14通訓定聲第2202頁,第4字
15說文義證第154頁【崇文】第613頁
16說文句讀第206頁
17章授筆記第83頁,第5字
18古字詁林第二冊,第398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192頁,第2字

逮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seize, catch; reach, arrive
  2. festnehmen, fangen (V)
  3. saisir, attraper, arrêter, arriver, atteindre, atteindre, jusqu'

逮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逮(篆书·春秋·石鼓文) 春秋 篆书 石鼓文

逮(简·楚〔战国〕·郭店) 楚〔战国〕 郭店

逮(简·秦·睡虎地) 睡虎地

逮(简·秦·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

逮(简·秦·里耶) 里耶

逮(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逮(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逮(传抄·唐·唐代石刻篆文) 传抄 唐代石刻篆文

逮(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逮(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逮(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逮(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逮(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逮(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逮(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逮(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